学校很小,一间库房,一间教室,一间学生宿舍,一间老师办公室兼宿舍,一间厨房。学生床上的被子是去年我们无忌茶友捐助的,住校的孩子有14人,因为只有一间宿舍,所以男女生混住。老师的宿舍非常简单,外间是办公室兼客厅,我掀开布帘看了一下里间就只有一张双人床和一个衣柜。
大安小学现有学生40人,全是一个二年级班,年龄有大有小,民族有汉、拉祜、布朗、僾尼。王老师夫妇二人既是学校负责人,又是老师,还要照顾住校孩子的生活。
第四节课是自习,因为老师要给住校的孩子准备午饭。我坐在厨房门口,王老师一边忙一边向我介绍情况。现在政府对农村孩子有伙食补助,住校的孩子每学年政府补贴500元伙食费,每个在校生每天可以吃到一个政府送来的鸡蛋。但是由于政府提出要集中办学,所以大安小学很快要合并到勐宋乡的中心小学去。这意味着,这40个孩子只能全部去住校了,因为离勐宋乡最近的孩子,也需要走8公里的山路。王老师很担心有的孩子会因此辍学,特别是来自偏远的拉祜族、布朗族寨子的孩子,家里一般都很困难,父母没文化,对于孩子上学的态度也不太积极。
不住校的孩子,一般是早上从家里带饭,或者家人中午给送饭。但是我看到孩子们的饭盒里,一般就是米饭和一点蔬菜,甚至有几个孩子连蔬菜都没有,只有一点咸菜,好像有两三个孩子的饭盒里有几块肉。然而孩子们凑在一起吃饭,有说有笑还是很开心。
住校的孩子虽然不多,但还是很有秩序的排队打饭。他们的午餐就在两个锅里,一锅饭,一锅飘着一点油花的白菜汤,这也是老师的午餐。因为有政府的伙食补贴,所以每周可以吃两次带肉的午餐。考虑到周末孩子回家一般会改善伙食,所以王老师把这两餐带肉的伙食,安排在周二和周四。
王老师反复对我说:感谢你们茶友的捐助,被子、文具、篮球,帮孩子们解决了实际的需要,我们也不能做什么,只能是从心里感谢了。我无言以对,只能告诉他:我们这些茶友从这山里得到的,远比我们的微薄捐助多的多。
临走,给二位老师和他们的孩子们合了一张影。这些天,我会把这张照片放大送给老师和学校,再给每个孩子洗一张带回家。清苦的生活并没有使他们低头,愿他们留住这样单纯美好的笑容。
评论